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总结报告

发布者:成果奖展示一   发布时间:2024-08-20   阅读次数:1209

培养一批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是体育类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自建校以来,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为己任,依托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等平台,主动开展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教法体系建设、武术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经过16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价值培育、模式创新、体系重构、标准引领”为特色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

1724118989488373.png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同时强调要“建强适应新时代国家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与推动中文传播的孔子学院和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鲁班工坊一样,武术国际传播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进中外教育人文交流不可或缺的路径,也是在当前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情况下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选择。探索建立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合格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武术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二、成果形成的阶段

我院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从无到有,经历了萌芽起步(2004年以前)、尝试建立(2004-2008年)、实践运行(2008-2019年)、完善推广(2019年至今)四个阶段。经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突出办学特色,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学院举办者自1998年起设立国际教学中心,开展对外武术教学交流实践。自2004年建校伊始,学院便将武术国际化人才培养做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2008年,学院被原国家汉办确定为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由此,依托基地平台积极开展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以后,学院结合疫情给对外武术教学和对文化交流带来的新变化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依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群建设,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成果围绕如何构建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合格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而展开。通过构建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特色人才培养平台,研制少林武术标准,有效解决了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育人体系与培养目标不精准,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资源缺乏和标准缺失。

1.构建“三对接”“五融合”的育人体系

结合学院“武术为根、文化为魂、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求,在对接文化自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对武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武术与教育、医学、艺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将国家战略需求和武术对于人类的教育、健康、文化、审美、传播等价值作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将“大思政”理念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素养读本》和《中华武术素养读本》,将武德教育融入武术教学,武术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参加“武林汉韵巡演”“汉语桥夏令营”“中国国际郑州少林武术节”等国际交流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实施“武术+外语+传统文化+专业”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专家学者、海外志愿者教师深度访谈,广泛调研孔子学院(课堂)、海外武术培训机构及国际武术协会对国际化武术人才的需求,明确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海外武术教学、表演及文化交流需要,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技能扎实、职业操守优良、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群建设,构建“武术+外语+传统文化+专业”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武术为载体,以英语和中文为交流媒介,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艺术表演、汉语等不同专业定位,培养满足海外教学、表演、交流等需求的武术传播人才。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厘清人才培养标准,搭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立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表,形成了能够直接描述能力培养要求和达成度考核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

3.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从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项能力三个维度,搭建了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

开设了《武术剧目》《体育教学法》《武术裁判法》等课程,提高学生组织武术教学、表演、比赛的能力。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国情文化》课,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英语通识课”改为“武术英语课”,编写了《弘武实用英语》教程(全三册),建设了《武术英语》《武术礼仪》等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以“汉语桥夏令营”“武林汉韵”巡演等国际交流项目为引领,开展了项目教学、沉浸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了《武术英语》课程改革,采用“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职业技能实训”三段式课程结构。《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国际交流实践活动中挖掘跨文化交际案例,日常生活中模拟拍摄案例。

以内外结合的方式开展过程性评价,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实践纳入课程评定内容,计入专业成绩。成立了教学质量保障小组,完善了课堂管理制度,开展了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建立了少林武术国际传播教学资源库和师资队伍资源库,从组织、制度、资源三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保障。

4.建设国际化平台、项目、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

依托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等平台,协同推进武术文化的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通过“武林汉韵巡演”“功夫夏令营”等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流动培养机制,出台了《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教师出国(境)研修管理办法》《外籍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打造了一支国际化教师团队,在职教师中50多名教师有出国任教或国外留学经历。

编写了《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弘武实用英语》等5套对外武术教材,建设了《武术英语》等3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网络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语合中心评为优质课程。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武术外译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发表武术文化传播类研究论文25篇。                    

5.研制武术标准,规范国际传播人才过程培养    

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等内容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了解国际标准。牵头立项《武术培训服务(MATS)要求与指南》国际标准,参与编写《武术—武术竞赛棍要求和试验方法》《武术—武术竞赛枪要求和试验方法》2项国际标准,编制少林武术海外教学标准体系,编制《少林武术基本动作要求》等7项地方标准,填补了少林武术标准化领域空白,丰富了教学资源,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武术交流和传播。

四、成果的创新点

(1)育人体系与视角创新: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通过特色课程、国际文化交流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构建了“三对接”“五融合”的育人体系,把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国际视野融为一体,围绕立德树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实现学生“人的全面发展”,为高职武术人才育人体系构建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2)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创新:以“系统融合”理念为指导,突出德技并修,把培养“既顶天又立地”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基础上,实施“武术+外语+传统文化+专业”融通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语言学、跨文化传播学、武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融合外语应用、武术技术和武术推广,培养了职业道德高尚、英汉双语互通、武术技术娴熟的国际化人才,打造了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武术专业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和有效模式。

(3)武术国际传播叙事话语体系创新: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基本要求,通过改变武术国际传播等于武术技术传播的单线思维,挖掘武术故事素材,建立文化交流品牌,走出国门传播武术。打造了“武林汉韵巡演”“功夫夏令营”等中外文化交流品牌,促进国际师生互访,实现教育文化出海,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高校武术专业建设和武术国际传播叙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遵循。

(4)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根据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求,打造了国际化师资队伍,编写出版了武术专著、涉外武术教材,建设了武术特色课程,建立了少林武术地方标准和国际标准,为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了新路径。

五、成果推广应用成效

(一)应用成效

1.培养了一批武术国际传播人才。1500余名学生参与“武林汉韵”等文化交流活动,200余名毕业生到孔子学院、海外教学机构任教,培训外籍学生10余万名,有效带动了武术在当地的推广传播。毕业生冯俊杰在坦桑尼亚担任武术教练期间,累计培养、教授外国学员5000余名,培训的队员在国际武术大赛中夺得2金1银的好成绩,实现了坦桑尼亚国际武术比赛金牌“零”突破。毕业生刘伟在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从事武术教学工作期间,教授600余人,组织学生累计参加上百场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了武术在塞拉利昂的影响力。


2.建设了适应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资源库。先后向45个国家派出武术和汉语教师及志愿者600人次,打造了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出版了《传统少林武术套路教程》等中英双语武术著作,出版了《快乐武术学汉语》等对外武术教材,建设了《武术英语》等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放。少林武术、中国传统技艺等7门网络课程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和德语五种语言全球推广。

3.打造了一批文化交流品牌项目。自2008年起连续承办了21届57批“汉语桥”国际学生夏令营,接待来华师生6550人次;接待了70余批国外校长团来华交流学习;举办了23期国际学生线上功夫营,培训来外籍学员2000余名。“武林汉韵”巡演团先后到1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文化巡演100多场,受众10余万人。“武林汉韵”项目被评为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特色教学案例,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入选河南省十大外事经典案例。(见图7)

(二)推广成效

1.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示范引领辐射明显

成果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体育学院和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等国内外高校使用,受益中外学生近10万名。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国际化特色高校,受邀在武术国际论坛、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发言,国内外兄弟院校先后来学校考察学习交流30余次。

2.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武术国际传播成效明显

坦桑尼亚体育文化部、乌克兰苏梅国立师范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先后与学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两国武术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疫情期间,创造性开展了“功夫+”云端功夫营项目,实现中外交流不中断。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局势下,用武术架起中美交流、理解的桥梁。美国犹他州教育厅与我校共建“中文+武术”项目,以微课堂的形式为美国学生提供武术、汉语学习服务。

3.社会影响强烈,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质量报》以及新华社、新华网、大河网等多家媒体对项目产生的成果予以报道,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贡献了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河南方案”,推动了武术国际传播体系和武术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制作地址
公众号:欧亿体育(中国)
电话:0371-62809555 / 0371-62809603
shaolinkungfu.edu.cn
©2004-2021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
技术支持:红狐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