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有关职业教育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实践探索,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但不可忽视的是,职业教育动态调整与经济社会不完全适应、职业教育保障措施与高质量发展不完全适应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在此基础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紧紧围绕新职教法的基本逻辑,科学预判社会产业的发展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以不同类型、同等重要为战略定位,将适应性融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实施过程、参与主体中,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的实践路径框架见图1。
图1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框架
(一)适应类型定位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系统性
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定位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战略出发点,影响并决定着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制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增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适应性。“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承载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具有描述职业教育现象、探究职业教育本质、影响职业教育实践的功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是否体现了时代发展特色、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深刻影响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质量。为此,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要在时间维度上凸显对“新时代”的适应性,充分考虑国家战略、国际形势的时代背景,形成最新的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在空间维度上凸显对“中国特色”的适应,形成中国特色的标志性话语体系;在类型维度上凸显对“职业性”的适应,形成更多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
2.增强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适应性,应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制度需求进行分析,可将需求分为“协调层、机构层、需求层、内容层、实施层、评价层”六个层面。根据不同层面的需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制定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指引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框架,完善职业教育在招考、证书、学位等方面的制度法规,加强符合区域实际的地方性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修订,形成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职教体系内与职教体系外以及职教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3.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建立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以适应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更高层次人才需求为抓手,打通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天花板”,继续试点、总结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实现纵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序贯通;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建立符合职教特点的招考制度,突出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重点,强化横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融通;以适应终身教育理念为目标,推进各级学分银行建设,完善学分认证、累积和转换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成果的互认与融通,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增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适应性。《方案》提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要建立“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也是稳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核心。要建立并完善有别于普通教育类型、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标准体系,并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参考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体系,动态调整并及时更新教学、师资、专业、课程等各类标准,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突破口,有效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认同标准、适应标准、执行标准,以标准为依据,强化标准意识、确保标准执行。
5.增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健全高质量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形成适应职教发展规律、适应人才培养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目标上,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以“适应性理念”为引领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上,明确对政府履行职责的评价、坚持对学校立德树人的评价、突出对教师教育实绩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上,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评价方式上,创新适应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评价工具,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确保评价结果有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适应合作开放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
“跨界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之一。”根据跨界治理理论,结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将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分为以合作办学、产教融合为特征的组织跨界和以区域协同、国际交流为特征的地理跨界两个方面。
1.适应组织跨界:寻求多方主体的利益共同点。以合作办学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共治的适应性。合作办学、多元共治是适应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办学主体上,支持各方主体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加强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充分发挥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鼓励指导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群团组织等积极适应部门和社会需要,利用资本、技术、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或开展职业教育,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在办学形式上,坚持职业教育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并重,在巩固公办职业学校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探索多元化的民办职业学校形式,适应“集团化”“混合所有制”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适应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正从1.0时代向2.0时代转变,然而顶层设计、认知思维、合作能力、考核机制等与2.0时代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拓宽融合广度,优化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路径,完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从片面融合向全面融合的转变;强化融合深度,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鼓励行业企业联合学校共同组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等新型载体,实现从表层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转变。
2.适应地理跨界:构建不同区域的命运共同体。以协同发展为契机,增强职业教育区域交流的适应性。新职教法指出“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方面,要提升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适应能力。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应通过“整合帮扶资源、完善帮扶机制、实施帮扶策略、建设帮扶平台”,缩小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提升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适应能力,加强省级城市之间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如京津冀三省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依托,通过有效协调机制促进三省市职业教育的职能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加强省内各市之间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如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通过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板。
以国际交流为窗口,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适应性。主动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要求,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重逻辑,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适应性和影响力。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加强“引进来”,汲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通过人员交流、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国际化视野下扎根中国大地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鼓励“走出去”,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推出适应各国实际发展要求的专业标准、教学资源,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如天津主导设立“鲁班工坊”,将优秀的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到国外,构建全球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江苏通过实施“郑和计划”,鼓励高职院校成立“郑和学院”与企业“组团出海”,输出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
(三)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要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同部署、同升级、同发展,促进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教师发展等环节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
1.专业设置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要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需要,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高质量专业体系。优先发展新兴专业,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专业设置服务引领产业发展,体现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加快建设紧缺专业,发展学前、护理、康养等专业,缓解社会用工缺口;改造升级传统专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改造专业、以多学科为基础建设交叉复合专业群、开辟传统专业新方向等,系统推进专业升级;撤并淘汰落后专业,对供给过剩、招生低迷、就业不佳的专业进行深入分析,加强专业预警,及时缩减规模。
2.课程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课程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应主动适应人与社会的双重需求。在课程目标上,从“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两个目标出发,既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是否成为“完整的人”。课程开发上,鼓励引导行家里手、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多方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坚持立德树人取向,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开发,培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在课程实施中突出实用性特征,推进“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及时将新工艺、新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开展“课堂革命”,依托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形成适应人才培养的良好教学生态。
3.实训基地适应工作场景需求。“实训基地是集生产、教学、科研、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仿真工作场景平台。”I新职教法提出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校开展实习实训、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条件和支持。为此,要进一步提升设备引进和整合水平,紧跟技术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维护、更新设备,适应高水平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明确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使用标准、评价标准,适应专业化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共建机制,组织多方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主动面向学校和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技能考核,适应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
4.教师发展适应“双师”建设需求。“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数量不足、来源单一等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适应职业教育需要,持续完善资格准入与岗位聘用,扩大对拥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教师的招聘力度,在现有编制总量范围内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倾斜,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要适应“双师”队伍需要,着力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建立校企人员流动常态化机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适应评价改革需要,继续优化考核评价与薪酬分配,破除“五唯”倾向,突出师德师风、教学实绩、技术技能并以此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四)适应全面质量理念,保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全面质量源于管理学领域,重点在于“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应以全面质量为标准,增强职业教育在科学研究、经费保障、信息平台、文化理念等方面的适应性,持续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加强科学研究,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的创新能够对教育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展缓慢,对此,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研究,完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可以鼓励职业院校科学设置职业教育研究所、打造新型智库,通过对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既谋划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加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探析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历史研究厘清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国际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实证研究挖掘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通过行动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
2.完善经费保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经费支撑。当前我国面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求失衡的情况,“中职院校占普通高中经费投入的一半,高职院校不足本科院校经费投入的四分之一”。加强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一,完善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培养成本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向职业教育经费倾斜的力度。第二,完善多元经费投入机制,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依法直接或间接投资职业教育,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第三,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3.打造信息平台,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技术支撑。5G技术、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为此,要加强信息化、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重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要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打破资源壁垒,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教学资源库等资源,适应泛在、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适应信息化的治理模式,构建高质量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职业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精准、及时、全面的数字支撑,以“循数治理”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4.营造职教文化,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环境支撑。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必须打破“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错误理念,适应技能型社会发展需要。要营造机会平等的竞争环境,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确保职业学校学生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要树立人尽其才的发展理念,通过对大国工匠、时代劳模的典型树立、广泛宣传,使“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深入社会;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使“技能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2年第14期)